来源:本站
2019-11-08 16:11:53
小玮是个活泼的中学生,由于性格使然,她和男同学的来往较多。在最近的家长会上,老师反映她与某男生的交往比较频繁,希望家长注意孩子的“早恋”倾向。回到家里,家长对孩子大声训斥,丝毫不听孩子的解释。小玮委屈得大哭一场,几乎一夜没睡。第二天,由于精神状态不好,小玮又被老师批评了一番。从此,原本活泼的小玮越来越沉闷,学习成绩也逐渐下滑,家长感到事态严重,带小玮走进了心理咨询门诊。
小玮的问题在中学生中有一定的代表性。老师一旦发现情况,倾向于及早通知家长,避免担“失职”的责任。而家长对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发育特点和心理需求缺乏了解,加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只要看到自己的孩子和异性交往较多就如临大敌,轻则旁敲侧击讲“早恋”的危害;重则不分青红皂白大加训斥。
当老师或家长处理不当时,容易使孩子走向两个极端:
一是由于逆反心理的作用,或赌气、或证明自己有主见、有尊严而真的早恋,从而荒废学业,甚至过早地发生性行为。
二是出现社交退缩,不愿与人交往,继而出现情绪、睡眠等问题,学习成绩下滑。如果不及时干预,严重的还可诱发精神疾病。
如何对待孩子与异性同学的交往呢?
首先,老师和家长需要了解青春期孩子的特点和心理需求,认识到孩子和异性交往是心理正常发育的表现,切莫“谈虎色变”。
其次,老师和家长要通过多种渠道向孩子讲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理解他们的需求,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并妥善解决问题。
第三,发现“苗头”时,切忌简单粗暴地训斥,要平等沟通,给他们创造集体活动的机会,让他们既能满足自己和异性交往的心理需求,又不至于把需求和精力指向一个人,同时还可享受同伴的友谊和快乐。
临床心理学博士、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师、安定医院副主任医师。擅长咨询:擅长:1)各种心理疾病(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焦虑症、强迫症、社交恐怖症、...
国家认证二级心理咨询师?、早期教育指导师、国际注册催眠治疗师、沙盘治疗师、团体箱庭治疗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正面管教家长讲师、儿童技能教养法国际认证引领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缓解不良情绪,包括抑郁、焦虑、无力感等影响日常生活幸福感的负面情绪。改善人际关系,包括亲密关系,亲子关系以及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帮助来访者在与...
国家注册二级心理咨询师,北京大学医学心理学在职硕士毕业,动力取向心理咨询师,国际温尼科特精神分析师候选人(IW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