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站
2019-12-05 13:26:40
取悦症:
又称“看管人性格障碍”,大多数习惯取悦于他人者,对拒绝和敌意有着根深蒂固的畏惧和焦虑,只考虑他人而忽略自己,无端承受了许多压力。有的人还出现头痛、失眠、胃口差等身体生理症状。
取悦症并不是精神疾病,是一种病理状态,跟强迫、成瘾问题有点像,美国临床心理学家、《不懂拒绝的老好人》一书作者哈丽雅特·布莱克博士认为,取悦症患者不仅是“老好人”那么简单,他们对别人的要求明明想说“不”,却说不出口,结果全都答应下来,就像上了瘾,无法控制自己。这是因为他们害怕别人生气,彼此就会发生冲突,就迫使自己表现出友好的样子,从而取悦别人。这些“老好人”的笑脸背后,往往隐藏着愤恨。
取悦症以女性多见,一些女性患者遇到图谋不轨的人也习惯迁就,结果容易被人占便宜。少数男性也有取悦症,导致人际交往受挫,甚至影响到个人的事业发展。“老好人”看似人缘不错,但一味取悦是不正常的,容易被人利用,例如受到别人的欺凌。
取悦症最大的问题是害怕
在取悦症中,行为、思维和情感紧紧组合在一起,而且它们彼此互为原因和结果。例如,强迫行为受畏惧和逃避情绪驱动,并由扭曲的、有缺陷的思维所支持。同样,焦虑情绪可以引发逃避行为,而逃避行为反过来又跟有缺陷的或错误的思维方式有关系。
取悦于人在很大程度上受情感畏惧驱使:畏惧拒绝,畏惧抛弃,畏惧冲突或对抗,畏惧批评,畏惧孤独,畏惧愤怒。你坚信只要当好人,总是替别人着想,你就能避免这些消极情感。
北京心理咨询小编教你如何战胜取悦症:
1、应该首先专注于理解和纠正取悦于人的心态。
2、把努力的重点放在理解和打破取悦于人的习惯上。
3、学会表达愤怒。
4、练习说“不”的能力。
临床心理学博士、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师、安定医院副主任医师。擅长咨询:擅长:1)各种心理疾病(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焦虑症、强迫症、社交恐怖症、...
...
中加青少年移情焦点治疗(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与青少年父母工作使治疗更有效(Novick)与人格障碍患者工作(Otto·Kernberg)国际自体心理学两年制自体主体间系统培训项目(国际自体心理学协会)中英三年六期儿童青少年精神分析培训项目(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美高级精神分析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青少组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咨询与治...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儿童青少年学习能力提升、注意力提升、潜能开放、考前减压、克服恐惧心理(恐高、恐坐飞机等)、婚恋情感、人际关系、压力、情绪疏导,改善睡眠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