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回顾』深度分析: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做足够好的(good enough)父母

来源:本站 2025-04-21 15:51:47

『沙龙回顾』深度分析: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做足够好的(good enough)父母

华璨心理智慧父母公益沙龙第四期于3月22日圆满开展,本期沙龙主题: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做足够好的(good enough/60分)父母。

本次沙龙结合当前时代的“内卷”,由华璨心理资深心理咨询师周军伟老师带领家长朋友们充分讨论了,我们为什么内心中一直有要做100分父母的执念?为什么期待孩子也能够做好100分的自己?以及随之而来的焦虑感。

足够好的父母1.webp.jpg

1.孩子生命成长核心任务——“自我同一性”的形成

带领老师陪伴着父母一起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孩子生命成长的核心任务——“自我同一性”。本部分也谈到了孩子从早期生命的人格心理发展规律,孩子的人格心理发展有三个重要发展阶段:
l孩子0-3岁,是孩子安全感、自主感形成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内孩子心理需要被满足也将是孩子未来人格心理的重要基础;
l孩子3-5岁,是孩子主动感、探索能力与竞争意识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孩子又被称为孩子自我意识快速萌发期的第一阶段;
l孩子11-18岁,是孩子青春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被称为“自我同一性发展阶段”——即:“我是谁,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未来要做什么?”

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一个孩子在青春期“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是否良好(反之产生自我角色混乱),将决定他一生的成就可能会多大,以及是否能顺利度过一生

父母2.webp.jpg


也正如中国古人所讲“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我们中国古人的智慧与现代发展心理学有着紧密的关联。

为何当前价值如此焦虑,孩子心理问题越发凸显?
当前社会时代的快速变化,社会竞争内卷的加剧,导致我们很多人的价值观念或自我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当前一代家长们无意间将自己内心存在的焦虑或价值观偏差传递给孩子,从而使得孩子们在学业压力下心灵成长没有得到发展,孩子心理问题越发严重化。
如上这观点,当前诸多心理专家频频发出类似的声音,现在心理学界普遍有一个共识,孩子的心理问题大多数情况是因家长自身的问题所引发。

2.“要做完美家长”的背后,也许存在自身的生存焦虑

带领老师陪伴着家长去感受自身内心中,是否自身存在着早年成长经历带来的生存危机感,或者从上一辈父母那里代际传递过来的生存焦虑?在沙龙互动中也有家长分享到,过去受社会文化的影响下,自己从成长经历中一直希望自己能够做一个100分的儿女,同时也受制于成长环境与文化的代际传递影响。

在当前社会内卷焦虑的时代背景,作为社会当前主力军的家长们的内心世界,是否能够有所觉察与成长,将直接影响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成长与发展。网上甚至有一个观点讲到:“父母的过度高功能是今天家庭教育的真正危机”。这句话的背后确实隐藏着家长们内心世界诸多的议题。


父母3.webp.jpg

国内著名心理学专家杨蕴萍教授在华璨心理的咨询师团体督导中曾讲到,在当前社会内卷且焦虑的时代下,高知人士的焦虑感可能更会普遍存在,但这些“内卷与焦虑的问题”在父母身上没有得到解决的情况下,便无形中形成了代际传递给到了孩子们,从而造成了当前青少年心理问题普遍而严重化

带领老师与在座家长也分析了,当前科技发展尤其AI技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科技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捷,比如,科学技术会对我们生活方式进行便捷化和简洁化,简单化的生存世界没有对我们生命精神层面的满足,因为人们的在物质经济条件满足的情况,一定会存在精神与心理世界方面的追求,而科技主义是促进“形而下的世界,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时代下的人们更需要精神文化和心灵满足的需要,即“形而上”的精神世界,是人类文明和心灵健康的必然要素

3.“鼓励孩子探索自我,形成自我个性”,才是陪伴孩子成长的核心

在这一部分中,周老师带领家长一起探讨了“自我同一性”的模型:“承诺”与“探索”两个维度
互联网企业家张朝阳先生曾经自我分析表达:“相比在国外长大的很多同学,回顾自我的成长经历,我用了太长时间来成熟了。”他也提出“我认为现在年轻人,要尽早树立自己的价值观,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自己喜欢什么,未来希望做什么样的事情。
张朝阳先生的这段表达,引起了很多家长的共鸣——“我们作为家长,虽然有自己的工作或事业,但其实对于自身也不是很清晰的理解自己。”

同时有的家长也直接表达到“通过沙龙,我现在深刻的感受到了,孩子的问题基本还是我们的问题导致的,原来一直以为孩子的问题是他自身的原因。”

父母4.webp.jpg


结合孩子心理健康和心智成长(人才发展)两个维度,周老师引用一些经典案例与家长们进行互动。家长们认识到:鼓励和陪伴孩子以激发孩子具有自己独特的兴趣及发展独立的个性,不仅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生命基础,更是提升孩子心智能力,实现未来人生创造力的根本

4.“做足够好的(60分)父母”——需从无条件的接纳开始

基于陪伴孩子生命成长的核心目标(自我同一性)的充分讨论,带领老师引用著名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提出的概念“足够好的(good enough/60分)妈妈”——在“完美妈妈”和“坏妈妈”间有个“足够好的妈妈”(60分妈妈)

结合心理学的理论带领老师与大家分享:孩子生命初始处于一个“全能自恋”的生命状态,生命早期的心理需要以“快乐原则”为主,以“即刻满足”为需求。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到了两三岁以后,孩子的心理发展通过自我探索逐步开始“现实感”,这个阶段孩子会在“自主和主动”的探索中形成适当的挫折,以促进孩子现实感和自主能力的形成。

——这其中的“适当的挫折”正是“做足够好的(60分)妈妈”需要“放手”之处,这个“放手”的背后更多是对孩子生命心理发展的充分理解与尊重,做到这一点,更需要父母能够做到对孩子无条件的理解与接纳

父母5.webp.jpg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讲, “逆反、对抗或躁动”等词语似乎代替了他们的表现,沙龙中与家长们讨论了青春期孩子要形成“自我同一性”的心理诉求,正是他们内心世界的核心主张,他们非常在意“自主性”“被尊重”“合群性”等。

由此看来,面对青春期孩子的成长陪伴,更需要“适当的放手”,促进孩子的自主探索与能力培养,为孩子提供足够好的(good enough)爱与支持

大家讨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100分父母”,许多家长希望通过给予孩子最完美的照顾来避免他们遭受任何挫折或伤害,大家都希望做100分的完美父母,同时对孩子也带有100分的期待。
这种方式往往忽略了孩子成长过程中必要的挑战与失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适当的挫折体验是不可或缺的,它有助于塑造孩子坚韧的性格,有助于孩子建立健康的自我认知。
沙龙互动中,引用电影《哪吒》中的情节,让大家再次感受到即使像哪吒这样性格刚强的孩子也需要被父母看见和理解。无条件的爱不仅仅是基于血脉相连,更是对生命本身的尊重。这种爱才不会成为束缚孩子的枷锁,而是支持孩子可以自由探索世界的强大后盾。

5.关系的建立是家庭教育的核心

沙龙中家长们也非常关注家庭氛围的营造,华璨心理资深咨询师张莹波老师也陪伴大家讨论了创建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以及作为家长可以如何去营造这样的氛围。


父母6.webp.jpg

首先,需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乐观积极阳光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其次,也要鼓励孩子们去追寻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物,培养他们的内在动力。

最后,大家也一起探讨了家庭关系的重要性,在一个家庭中,亲密关系高于亲子关系,亲子关系中先关系后教育。

心理学家科胡特提出:有能量的爱一定是,不含诱惑的深情,不带敌意的坚决。对于逐步长大,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来讲,尊重比爱更重要,相信“相信”的力量,不仅是做到“足够好”的父母的重要理念,更是提升家庭关系的核心。

此次智慧家长沙龙不仅为家长们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也为构建更加和谐的家庭关系奠定了基础。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的家长加入我们的交流,共同探讨家庭教育,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更良性更有利的条件,促进每个家庭成员的成长与发展。

父母7.webp.jpg

响应国家“2025儿童与精神卫生服务年”的指引,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陆续推出家长成长公益沙龙与家长读书会公益活动,帮助社会上更多家长能够与孩子一起成长,帮助孩子的心理健康提升的同时,也助力孩子们的心智能力与素质得到提升。
往期活动推荐


欢迎咨询联系

如对沙龙或读书会感兴趣的家长朋友,请联系咨询助理老师具体咨询报名。

1741158703315404.png

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专业的心理咨询团队
点亮心灯  照亮人生
联系电话:
010-88680603  
13021966943  15910341966
  • 版权声明:
    本文章系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编辑原创或采编整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

热门文章
查看更多
资讯报道更多
查看更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