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站
2020-07-25 06:40:51
有位女性患者23岁,5年来有个明显的不适:总感觉自己与周围环境隔着一层膜,有非常强烈的不真实感。她到处求医,先后服用多种治疗药物,效果始终不理想,近日就诊。
通过交流得知,患者的症状在临床上属于”人格解体"表现,根据DSM-5诊断为“分离性障碍,在既往会被诊断为”癔症“。该病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起病有明显的心理社会因素,性格上要强、自卑、虚荣心强,经历应激性事件而发作。该患者早年经历中有一系列心理创伤,形成过度自卑封闭的性格特点,极力掩盖自己的不足,非常努力给人一个“优秀”的外在形象,本身像是两个人似的,有时候他自己也会不知不觉认为自己很“优秀”,这是一种“假自体”。一旦遇到一些重大事件,比如这位患者是在高考前的紧张过程中,突然出现的不真实感症状。
在治疗上,这类患者需要系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如果单纯使用药物治疗,效果自然不会太理想。在心理辅导的帮助下,修复早年创伤,完善性格特点,她也就渐减打开了心扉,与他人有了较多的内心交流。就如同一间密闭的房子逐渐打开了窗户,打开了房门,她与外界的交流顺畅了。那种”隔着一层膜“的感觉不知不觉消失了。
临床心理学博士、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师、安定医院副主任医师。擅长咨询:擅长:1)各种心理疾病(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焦虑症、强迫症、社交恐怖症、...
...
中加青少年移情焦点治疗(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与青少年父母工作使治疗更有效(Novick)与人格障碍患者工作(Otto·Kernberg)国际自体心理学两年制自体主体间系统培训项目(国际自体心理学协会)中英三年六期儿童青少年精神分析培训项目(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美高级精神分析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青少组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咨询与治...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儿童青少年学习能力提升、注意力提升、潜能开放、考前减压、克服恐惧心理(恐高、恐坐飞机等)、婚恋情感、人际关系、压力、情绪疏导,改善睡眠问...